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境内的“内陆河”大黑河,自东向西流经十八台镇、卓资山镇、梨花镇、旗下营镇后,进入呼和浩特市郊区托克托县附近,最终汇入黄河,流域面积17673平方公里,是祖国母亲河黄河一级支流。打赢大黑河绿色生态保卫战,对于保护黄河意义十分重大。
“不能让大黑河带着一丝一毫污染成分进入祖国母亲河黄河。”这是卓资县委、县政府以及全县人民坚决打赢黄河一级支流大黑河绿色生态保卫战的铮铮誓言,也是卓资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的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推进植树造林,保障山区水土不流失
曾几何时,大黑河南北两岸的山区,荒山沟壑水土流失严重,雨季山洪滚滚,携带着泥沙进入大黑河,还有几十家重度污染企业,向大黑河排污,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大黑河,卓资县委、县政府根据山区土壤、土层、水土流失情况,制定了“以山治河、灌木戴帽、林草缠腰、乔木裹脚”的治理方案。辖区各乡村按照方案,采取大兵团造林与“小切口”补植等措施,对水土流失区进行全覆盖式绿化。同时,将补植工程与过去所造“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种树种草生物工程相衔接,形成整体绿化屏障,并对数百条未绿化的沟岔、河湾全部修筑防洪堤坝,并补齐绿化面。
目前,大黑河流域外围的大榆树乡、复兴乡、红召乡所辖的40多个村委会都按时完成了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任务,山区水土流失阀门装上了“保险锁”。
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确保河道流域零污染
大黑河流域沿河地段,由东至西,分布着卓资华电发电厂、头号村水泥厂、亚洲最大的畜禽养殖场、旗下营工业园区等近百家工业公司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治污治排整体规划上,卓资县委、县政府上下协调,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对卓资山镇境内的华电发电厂进行供热转型升级改造,不仅实现了火电发电污染源零排放,而且为全镇2万余户居民提供集中供热,一举改变了2万余户居民烧煤火炉、烧煤炕灶的历史。在旗下营工业园区大工厂治污治排工程实施中,各企业采取节能减排高端技术,将碳排放和氧贡献达成一致,实现了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达标。
在啃下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硬骨头”的同时,坚持大黑河流域所有乡村环境治理不留一处“空白点”的原则,在卓资山镇、旗下营镇等居民集中区,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居民生活污水全部合格处理、循环利用。同时,各村结合乡村振兴,将生活垃圾分类转化,农牧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废物被加工成有机肥料。
在此基础上,卓资县委、县政府、公安检察系统完善河长制、警长制和检察长制,加大巡河监测力度,大黑河流域环境实现了刚性保护,沿河排放关紧了“铁大门”。
山清水秀大黑河,一条河带美一个县
描绘绿水青山彩图,一条河带美一个县。卓资“母亲河”大黑河环境的成功治理,有效提升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
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现代化滩川农田作业区,40万亩庄稼长得一片茂盛,粮食亩产量成倍增加,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过去不足5000元增加到10000元。
文旅深度融合显成效。大黑河沿河流域新建的张三宝农家乐旅游景区、梨花镇武要古城旅游景区、碌碡坪村的“孝心鼎”“爱心长廊”等旅游景区,与地方传统二人台、山曲、秧歌、高跷等文化相结合,将大黑河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流域发展促民生改善。流域区65岁以上鳏寡孤独老人全部住进集体幸福院,他们用餐有免费的孝老大食堂,洗衣有免费的“爱心洗衣房”。农民与当地医疗卫生院建立预防、保健微信群网络联系,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住院般的医疗卫生服务。各村村民全部用上了免费的自来水,乡村道路实现了柏油路、水泥路全覆盖。几年来,在全面治理的基础上,通过着力培育庭院经济,大力推进村街美化绿化工程,流域区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与村外青山相映成趣,彰显着大黑河两岸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