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京蒙协作南下取真经:苏尼特右旗16位草原匠人珠海研学记
来源:苏尼特右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5-10-22 | 26 次浏览 | 分享到:

  京蒙协作予支持,文旅研学促创新。2025年10月10日至14日,苏尼特右旗16名非遗传承人、文旅从业者,在珠海开展“草原匠心・智汇未来”培训班第二阶段研学,以“理论授课+科技实操+实地研学”模式,探索草原文旅创新发展新路径。




10月11日:非遗活化与地域文化融合

  开班仪式后,广东袍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实践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友会会长、生成式AI实战应用导师耿博闻,带来《非遗文化赏析与非遗资源的文创转型之路》课程。课堂上,耿博闻老师结合苏尼特右旗非遗资源特色,深度解析非遗从“守艺”到“创艺”的活化逻辑,并通过国内外成功案例,拆解文创产品从设计到落地的全流程。下午,学员们赴江门实地研学,体验新会葵艺,感受侨乡文化与非遗融合,为北疆文创积累灵感。




10月12日:科技赋能与产业模式借鉴

  聚焦科技赋能与产业实践,耿博闻老师以《科技赋能文创产品制作与发展》课程搭建理论框架,深入浅出讲解现代科技如何助力传统非遗“破圈”,学员们利用AI将草原风光、非遗元素转化为数字形象。下午走进珠海罗西尼钟表产业园,学习“传统工艺+现代产业”模式,深化对科技赋能传统行业的理解。




10月13日:技术落地与跨区域合作探索

  耿博闻导师以《AI赋能非遗文创的传承与推广》拓宽学员视野,学员们学习用3D打印机将蒙古包等非遗元素制成立体模型,掌握科技与非遗融合的落地技能。下午参观在李氏百草中医药研学基地,体验中医药研学模式,研讨“非遗+医药”文创可能性;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展览馆,了解区域文旅创新成果,为草原文旅跨区域合作找方向。

  作为苏尼特右旗文旅培训的关键环节,此次珠海研学衔接本地前期培训,由专业导师全程护航,覆盖非遗转型、科技赋能、实地参访等多元内容。学员通过学习岭南经验、掌握现代工具,将为蒙古包制作技艺、毡绣、木雕、皮雕制作等草原文物非遗活化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京蒙协作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