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俗称“ 绌绌”或“ 耍活”,其制作过程是由手艺人按照剪纸的图样, 在丝绸布料上 用彩色的线绣出草、花鸟、瑞兽等各种各样的图案,再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芯填充上丝绵、香料。主要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
庆阳香包在图案 、造型和寓意象征等方面都有特别的讲究,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 信仰文化和审美情趣等,承载了甘肃庆阳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 比如,有的香包做成老虎、狮子形状,象征勇猛威武,用以祛除邪恶保平安;有的香包上绣有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图案,喻意女性的坚贞甜美;还有的香包上绣着猫和蝴蝶戏牡丹的组合图案,命名为“ 耄耋童趣”,用以赠送给老人。
香包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品之一,古时称香囊、容臭,它的起源可追溯到黄帝时期 。 当时,岐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后来,佩戴药袋渐成习俗 。随着时间的流逝,药袋中的草 药渐渐被称为“香草”,药袋则被称为“香包”。战 国时期,屈原在《离骚》中提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表明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了将香草制成装饰品佩戴在身上的意识。《礼记》也有记载:“ 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 说明汉朝的未成年男女都会佩戴香包 。从晋朝开始,香包逐渐成为女人和儿童的专用品。唐宋时期,男士开始佩戴荷包,主要用于盛物,与香包的作用不同。明清时期,庆阳香包十分兴盛,成为人们佩戴或馈赠亲友的佳品。在清朝时期,香包也可作为爱情的信物。男女相爱时,男方会赠送一个装有香草的香包给女方, 女方将其佩戴在身上,以表达感情 。近代以来,庆阳香包多作为端午节的装饰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辟邪。
庆阳香包展现了甘肃庆阳地区的民俗及人们的理念等,是庆阳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它的形态、图案等都表现出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 。例如,庆阳香包的图案有图腾崇拜类、爱情婚姻类、祈福求安类、贺寿延年类、辟邪消灾类等。其中,图腾崇拜类香包反映先民的图腾崇拜观念,爱情婚姻类香包反映人类生活的情感主题, 祈福求安类香包反映民间祈求平安、团圆、和睦、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观念,贺寿延年类香包反映尊老敬老、期盼长辈福寿绵长的愿望,辟邪消灾类香包反映原始先民渴望摆脱邪祟侵袭、祈求神护佑人们健康成长的观念 。
庆阳香包选用的芳香材料一般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例如,庆阳香包中常用的艾草富含挥发性成分,对祛除湿气、驱逐寒邪等具有独特的疗效;蒲公英则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清肺排毒的保健作用;九里香可以祛痉散神、调畅气机。通过研究庆阳香包所使用的各种芳香材料成分及其功效,可以为开发新型中草药提供参考。
庆阳香包具有很高的生活实用价值。庆阳香包中的草本材料,具有很好的驱蚊功能,可以在夏季有效地预防蚊虫叮咬 。 同时,庆阳香包中的芳香类植物材料,可以有效地提升空气质量、清香驱臭,有助于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庆阳香包也是送礼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