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阳城文旅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晋城文旅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4-06-27 | 446 次浏览 |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共生共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加快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阳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阳城优质旅游资源丰富,成熟景点众多,有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国家4A级景区郭峪古城、天官王府、蟒河、海会书院、析城山,国家3A级景区砥洎城、町店战斗纪念园、小尖山、孙文龙纪念馆、布政李府、河阳商道古镇、动感横河、中华山根祖文化旅游区、太行茱萸湾景区、茱里·皇家鹿园。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阳城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优势。

  一、深挖文旅资源,打造优势品牌,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阳城县围绕“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体思路,深入挖掘阳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太行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等地域文化,将文化渗透到旅游开发的各个项目中,深入打造具有阳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旅品牌。



  以析城山为例:

  据《竹书纪年》记载:“商汤24年大旱,王祷于桑林(析城山)”,故又称圣王坪。

  阳城县利用上古时期的历史文脉故事,邀请全国各地的历史专家、学者,对此故事进行研讨论证,成立研究会,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根据讨论建议做出圣王坪景区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利用资金、技术提升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实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并在周边村落牛心温,打造特色康养民居民宿,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二、做好融合文章,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

  阳城县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产业融合中的联接作用,将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旅游+”模式路径,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以文化铸旅游之魂,形成核心竞争力。

 


  以枪杆村为例:

  阳城县枪杆村作为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因此对枪杆村的旅游项目开发以红色的土地、红色的根为主线,以静态红色文化展示教育和动态红色文化体验为主要目的。

  利用枪杆村的山水林地、民宿等优势资源,打造了一条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红色革命军事演习场。采用最先进的模拟技术,以声、光、电、烟组合,提供仿真枪、炮、手榴弹等武器装备,根据现场条件,营造不同风格的战地背景,通过手控、遥控,使整个红色战场“硝烟四起”雷声、炸声、枪炮声不断,气势壮观、逼真。其惊险程度仿佛是参加了一场真正的战斗。游客在逼真战场背景下,唱红歌、打鬼子、救伤员,重走红军路,从中了解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接受爱国主义再教育。

  


  三、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将乡村文化记忆馆纳入阳城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范畴,积极培养乡土讲解员,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乡土讲解员,展现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民风民情,增强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留住乡情乡愁。积极开展非遗保护,推动非遗工坊认定工作,创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展非遗进景区、学校、广场,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延续历史文脉,让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以皇城相府为例:

  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从1998年修复保护和开发皇城相府景区至今,建成了一个集历史人文、自然山水、科技农业、休闲度假、新农村样板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

  皇城相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世八音引入景区,在景区藏兵洞进行常态化演出,不仅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更激发了游客关注和参与非遗传承文化的热情,从而拉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下一步,阳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将牢牢把握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深入实施群众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