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拉善盟航空嘉年华”首场旅游推介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 2018第二届环燕羽山国际越野挑战赛在延庆柳沟举办
  • 第十四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 “中国·敦化2018金达莱采风节”在金达莱花谷开幕
做“活”文化 激“火”旅游 着力构建滨州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来源: 滨州文旅局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2024-04-24 | 82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以载道,旅以致远。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充分发挥“人文+生态”资源优势,突出文旅融合,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发展“硬支撑”,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及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6.62%、70.97%,呈现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放大比较优势 文化自信更坚定

  2023年,滨州市艺术创作、文物保护多项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成立滨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成为文艺院团改革典型案例,大型京剧《孙武》立上舞台,首演落幕收获卓越口碑,吕剧《烈烈渤海红》斩获第十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4部小戏分获全国优秀剧目和国家级、省级创作扶持,沾化渔鼓戏“一部小戏走全国”品牌战略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全市艺术工作亮点纷呈。扎实推进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和“两个一批”红色文化保护工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至90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资金预算执行率全省第一。接续实施唱响吕剧“1+1+N”工程,打造吕剧数字基因库,建成吕剧起源馆,开放(中国)吕剧博物馆,展陈面积大、内容全面、资料丰富。


滨州新编大型历史京剧《孙武》首演

  培优公共服务 文化惠民更普及

  “书香滨州”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公共阅读空间52处,实现数量翻番,创评“国家一级图书馆”5个,7处公共阅读空间获评省级称号。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1.6万场次,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量、新增读者量分别同比增长16.7%、33.8%,均创历史新高。高标准举办全省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和黄河流域地方曲艺展演,2个“村晚”示范点、4场活动登上全国舞台。引入高水平演出110场,办好胡集书会、伏生诗会、市民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乡村阅读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6万余场,同比增长21%,着力叫响滨州人自己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项目签约仪式

  深化融合发展 文旅产业更兴旺

  高规格举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现场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244.88亿元。19个项目入选《山东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计划总投资180亿元。举办全省文旅项目观摩活动。无棣县创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评定A级景区6家,蒲湖风景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景区达65家。孙武不夜城、霑華里·厚街等新业态,点燃滨州“夜经济”。深入实施“引客入滨计划”,出台10项提振文旅消费政策,策划“春风十里·我在滨州等你”“进淄迎客”等主题宣传推介活动300余场,推出文旅局长推介视频,瞬时播放量1300余万次,登上全国热搜。

 

蒲湖风景区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2024年,滨州市锚定“文化品质更好”,突出文旅跨界大融合、深融合,以做“活”文化、带“火”旅游,真正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胜势,以品质滨州一域精彩为文化强省建设大局增光。

  坚持工程引领 文化服务再发力

  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均衡、普惠、可持续发展,以工程引领,深入推进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优培强滨州文化服务品牌。

  一是评优促提升,创新实施“群星闪亮”工程。围绕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提亮,创新开展“廿十佳”评选,聚焦展览、演出、赛事、乡村节庆系列活动,经县区推荐、公众投票,评选出二十项“十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星”评选,绘就文化服务“群星闪亮”的精彩画卷,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参与度和获得感。

  二是书香飘全城,深入推进“书香滨州”建设工程。年内新建打造城市书房、乡村书房、智能书柜等新型公共阅读空间63处,持续扩大“15分钟阅读圈”服务半径。探索优化城乡书房、智能书柜等阅读空间管理运行机制,做到功能全面发挥、服务大幅提升、群众广泛好评,让读书学习成为全民热潮、全民习惯。

  

书香滨州公共阅读空间

  三是服务下基层,大力开展“好戏连台”惠民工程。依托保利大剧院、影剧院等剧场引入高水平演出130场,开展第七届“周末戏相逢”高质量演出20场,以文化品质涵养城市发展。深入推进“好戏送千村”文化惠民工程,在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自然村覆盖率,推动优质文化服务下沉农村一线,打破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群众文化生活极大富足、全面充实。

  四是艺术出精品,接续实施“唱响吕剧”工程。围绕“故乡派”吕剧名片,擦亮吕剧之乡金字招牌,实施唱响吕剧“1235N”工程,举办全国性吕剧论坛,扩大(中国)吕剧博物馆影响力,创排少数民族题材吕剧《鲁蒙情》,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打造吕剧传承新标杆。

  坚持行动提效 产业发展求突破

  以《滨州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为牵引,聚焦“孙子、黄河、临海”三大发展方向,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旅游演艺”三大攻坚,着力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黄河北海段

  一是精准发力,以“行动”促招引。统筹优质资源,开展高质量招引赋能行动,建立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库,以“旅游+演艺”、特色小镇、星级酒店为重点,面向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文旅集团开展定向、精准招商,以项目带动,盘活现有资源、培育新兴业态,着眼打造滨州文旅融合新爆点。

  二是瞄准关键,以“行动”抓提升。全面开展A级景区“大调研”及品质提升行动,探索5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培育和论证工作,推进4A级景区创建,实现传统景区焕新升级,推动品质、设施双向提升。

  三是创新策划,以“行动”强品牌。深化滨州文旅“品牌强音”行动,构建精品文旅资源“素材库”,打造新媒体营销宣传“中央厨房”,持续提升文旅传播力,策划推出“最美多彩滨州·国庆文旅献礼”等主题宣传推介活动200余场次,不断擦亮滨州文旅品牌。

  坚持“两创”赋能 文化传承开新局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讲好孙子文化、黄河故事,以文化“两创”赋能滨州文化振兴。

  一是深入挖掘保护,让“文化传下来”。开展滨州市渤海老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连片展示区创建工作,加快推动省级孙子文化(惠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全力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入选数量“保2争3”。

 

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

  二是创新展示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加快智慧文博院馆建设,强化“数说文物”技术支撑,不断拓展文物数字化、展陈网上看等线上服务场景,加强“指尖上的文物”等数字体验。创新打造生态博物馆之城,力争2025年前实现每县至少一处特色生态博物馆。

  三是推动品牌创建,让“非遗热起来”。加强非遗传承人评选树优活动,鼓励收徒传艺,支持非遗工坊建设,推动非遗产品向旅游商品、爆款转化。深入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非遗研学游”主题旅游线路,以“滨州手造”品牌助力“好品山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