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拉善盟航空嘉年华”首场旅游推介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 2018第二届环燕羽山国际越野挑战赛在延庆柳沟举办
  • 第十四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 “中国·敦化2018金达莱采风节”在金达莱花谷开幕
直播旅游网:沂南竹泉村水利风景区 | “景村融合”以旅游带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来源:直播旅游网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2020-11-02 | 3404 次浏览 | 分享到:

  (直播旅游网 2020年11月2日 王韬报道) 竹泉水利风景区地处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北部,以寨子水库和竹泉村为发展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游览特色,水体资源丰富、水岸环境优美,是具有浓郁沂蒙特色的原生态综合性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2011年,竹泉水利风景区被水利部评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近些年,竹泉水利风景区坚持保护与开发齐抓共管,践行“景村融合”发展理念,通过打造精品水利旅游项目,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了水利风景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竹泉水利风景区积极适应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在景区宣传推介工作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生动展示了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形象、新面貌。

  2020年9月10日—12日,人民智库课题组深入竹泉水利风景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梳理总结景区的创新举措和有益经验,并围绕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激发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动能、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如何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与竹泉水利风景区建设主管负责领导和景区运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基层水利工作者对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所思、所想、所盼。



  竹泉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基础与特色优势

  坚持水利保护与景区开发齐抓共管,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竹泉水利风景区以水为纽带和特色,将水利风景区生态保护和开发功能与沂蒙特色、泉乡性格、竹村景观和农家风情相结合,集观光、度假、休闲于一体,在提升景区品质的同时开拓了乡村综合性旅游的全新模式。

  景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景区的建设过程中,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对当地水环境进行修复,严禁无序开采,实时关注地下水位水质,扩大近千亩绿化面积,实现了景区水岸环境的综合提升。

  始终牢记脱贫攻坚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扶贫优势

  为带领贫困地区脱贫,沂南县委县政府灵活转换思路,将旅游业确定为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通过政府与景区开发企业相互配合,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造血式扶贫”,实现村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竹泉水利风景区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通过主动与贫困户对接,明确帮扶对象,将扶贫工作逐户落实。随着景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竹泉水利风景区为本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创业就业机会。景区工作岗位优先聘用本村村民,出资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农家乐、民宿、旅游商品制作及销售经营,鼓励和引导村民进行创业尝试……带领当地村民踏实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的致富路。



  充分践行“景村融合”发展理念,助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关键任务。竹泉水利风景区不仅通过市场化运营完善基础设施,为当地带来了乡村发展的美丽环境,还以乡村旅游为基本载体,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和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进而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事业跨步跃升。

  第一,景区开发建设解决了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的难题。开发前,竹泉村村民依山散居,房屋古老破旧,生活条件极差。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景区率先进行了老村搬迁工作,景区开发集团出资为村民建设新房,并对旧房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标准进行补偿。与此同时,景区高标准、高要求规划新村格局,配套建设生活用电、自来水、路灯架设、路面硬化等生活设施,形成了规划整齐、环境整洁、配套完善的生态宜居村落。

  第二,景区开发建设将民俗文化巧妙融入村落格局之中。景区以原生态的古村石头房院落为展厅建立了“乡村记忆博物馆”,动态展示竹编、酿酒、织布、针线、榨油、竹艺等民间工艺;并以实物展览和现场表演等形式,将民俗文化和历史传统镶嵌于山水村落的空间之中,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知沂蒙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景区建设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满足景区和乡村长远发展需求。景区开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沂蒙乡村特色,以“匠人精神”提升工程精细化水平,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自建成以来,景区空气状况和水质标准始终高于国家要求;景区内文物古迹和村落景观保持完整,新建游览设施与古村风貌风格一致;电力电信、水塔等设施选址隐蔽、外观美化;输电、通信线路全部采用地下隐蔽式,无空架线路,不破坏视觉效果;景区宣传标语兼顾文化性、艺术性以及环境协调性,促进寓教于游、寓学于乐。

  勇于探索水利风景区品牌宣传新模式,全面展现水利旅游风景区新形象

  竹泉水利风景区积极适应时代和市场对水利风景区和乡村旅游的现实需要,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系统推介模式,在景区宣传工作上大胆创新,全方位展示了竹泉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成果。开业初期,景区明确景区定位、找准目标市场,在资金和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宣传力量,率先开拓周边地区,迅速打开周边县市旅游市场。随着景区影响力不断提升,竹泉水利风景区成立了专门的营销团队,结合文旅市场的趋势动向、针对客户群体的差异需求,营销团队即时调整宣传策略和营销方案,极大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与此同时,竹泉水利风景区还充分整合内外资源,以特色活动为宣传载体,以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和热门话题为营销手段,广泛邀请各级媒体同步发声,多元化提高景区的美誉度。



  竹泉水利风景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景区运营,仍受到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制约

  伴随全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民营资本在景区建设中异军突起,成为旅游资本市场发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竹泉水利风景区就是其中的一个优秀典型。但在当前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民营主体仍然在某些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如国有景区在资金和政策方面获得的优惠待遇,民营企业往往无法享受;在项目融资和工程建设阶段,民营企业不时因为资金缺乏和关系协调上的困难遭遇掣肘。如果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在政策配套、建设补助、扶贫专项激励等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帮扶补贴,将为促进水利风景区更好发展,提升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更大作用。

  促进乡村文旅融合,改善农村精神风貌,还需对本地特色文化进行进一步挖掘

  当前,乡村文旅融合的兴起对水利风景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要始终围绕水文化和地方特色做文章。竹泉村依泉而建,从明代留存至今,又地处沂蒙革命老区,其背后的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和红色精神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充分挖掘水利风景区文化内涵,正是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改善农村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抓手。振兴乡村文旅产业,就是要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就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并将这些发展优势运用到产业振兴上。水利风景区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促进当地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在村民和游客之间激发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

  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存在短板弱项,限制景区进一步规模化发展

  休闲旅游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水利风景区旅游业态改革创新、优化发展,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水利风景区旅游业态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竹泉水利风景区依托山水生态和历史文化,创新探索水景人文融合发展的“竹泉模式”,在省内外获得了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临沂、日照、连云港等地区游客。自2009年开始营业,竹泉水利风景区客流量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增加、辐射范围扩展既是竹泉发展的新机遇,也对水利风景区自身的承载能力以及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进一步推动竹泉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突出生态理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三个故事”为景区发展铸魂固本

  在未来发展中,竹泉水利风景区还应进一步深度挖掘文化资源,避免同周边景区同质竞争,深入讲好竹泉水利风景区生态文明、红色基因、传统文化的“三个故事”,为竹泉国家水利风景区发展铸魂固本。

  第一,讲好生态故事。因水而生、依水发展是水利风景区与其他景区的本质不同。建设水利风景区不仅要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建设水工程,还要提升水景观、弘扬水文化、做好水科普。竹泉水利风景区在未来发展中要依托旅游业态发展,宣传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实现人水和谐共生。

  第二,讲好红色故事。临沂是“沂蒙精神”发源地、“红嫂精神”诞生地,红色精神是竹泉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宝贵文化资源。促进竹泉水利风景区发展,要传承好沂蒙红色基因,让人民群众在休闲度假、研学旅行中感受红色文化。

  第三,讲好历史故事。突出沂蒙特色、古村民俗、农耕文明、原始生态,在“吃住行游购娱”中全方位体验竹泉水利风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特色,通过水利风景区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依托独特的山、水、竹、泉自然资源,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竹泉水利风景区将走出一条变传统资源为现代资源、变红色资源为旅游资源、变生态资源为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合理规划、提前布局,统筹谋划景区未来建设发展路径,补齐短板、整合资源,进一步激发景区运营发展活力

  面对新发展任务,竹泉水利风景区应注重提升建设水平、发展质量和运营活力,发挥新时期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一,坚持规划优先、政府引导,从全局角度做好竹泉水利风景区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积极融入临沂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不仅要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更要依托城市整体的发展动能,从更高站位思考水利风景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建设融入临沂发展全局,实现水利风景区和临沂发展的互促共赢。

  第二,坚持协同发展、发挥协作效应,解决竹泉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制约瓶颈。在后续发展中,竹泉水利风景区应树立大旅游、大融合的发展观,加强行业内部资源的协调整合,通过与周边景区共建共享配套基础设施、发展分时租赁设施等方案,缓解高峰时期景区周边基础设施配置不足问题。

  第三,促进景区主管部门高效联动、推进景区监管体制机制创新,打通民营企业在景区投资、融资方面的政策堵点,培育适宜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避免设置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额外条件,提升民营企业运营水利风景区的动力热情,确保水利风景区运营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景区联农、支农、惠农力度,以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期,竹泉水利风景区应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自身与乡村深度互动、紧密融合的发展优势,以景区自身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的发展,提升水利风景区联农、支农、惠农力度,辐射带动本地及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促进实现以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让水利风景区建设成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发展抓手。

  第一,水利风景区带动乡村振兴,应探索融合化发展道路。水利旅游和乡村旅游是竹泉水利风景区发展的主要动能。在后续发展中,竹泉水利风景区可以大胆创新、踊跃探索,打破景区空间地理范围限制,促进景区旅游和田园休闲、民宿康养等乡村业态更大范围融合发展,以及水利旅游业态模式的升级换代。

  第二,水利风景区带动乡村振兴,应探索品牌化发展道路。一方面,应注重提升水利旅游周边产品的品牌效应,打造既有当地农业特色,又符合市场一般标准的水利风景区周边产品。另一方面,注重培育能够提升竹泉水利风景区美誉度、记忆点的“竹泉品牌”,以景区发展带动助农、益农产品链条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以“竹泉品牌”促进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


编辑:青青  校稿:旅